蟑螂每五年进化一次,并不是越老的配方效果越好
蟑螂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它们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已出现在地球上了。
每五年进化一次
科学家们发现,我们厨房里发现的蟑螂其实与那些蟑螂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也就是说,亿万年来蟑螂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它们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
如今蟑螂已被称为“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之一”。它们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只要是有机物食物,如木头、衣服等,它们几乎都吃。它们在真空下也可以存活至少10分钟,还有人说,核爆炸之后,爆炸范围内可能只有蟑螂是唯一的幸存者。英国有科学家还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怀孕的雌蟑螂切掉脑袋,但这只无头的蟑螂依然活着,不久还生下了几只小蟑螂。蟑螂的自我组织修复能力也不错,在中国很多中医药典籍里,都有用蟑螂入药治病的记载。
有昆虫学家表示,蟑螂对环境的调适力相当强大,它们的进化速度也因此相当惊人,几乎只需要五年时间,蟑螂就可以完成一次升级、进化,甚至基因完全改变。这也就造成传统的蟑螂药越来越没有效果。
蟑螂药促进进化
2013年2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胜又凌子等研究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有一种德国蟑螂“小蠊”已经进化成“不再喜爱甜食”,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出含有“葡萄糖”的蟑螂药,其实早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新型的、不含葡萄糖的蟑螂药火速推出。
实际上,在胜又凌子等人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的不仅仅是这种德国蟑螂拥有变异行为,他们发现在美国、俄罗斯、波多黎各甚至韩国等地的蟑螂,也同样出现不爱吃甜食的情况,只是依照不同品种会有些稍微的不同而已。研究者们弄清了其中的神经科学原理,认为可能正是蟑螂药在促使蟑螂进化——这群能“抵制”糖分诱惑的蟑螂,正是为了成功绕过传统的灭蟑螂药的陷阱。
研究者之一的科比·舍尔说,基因突变会让物种丧失一部分功能,因此蟑螂发生的一种基因突变就创造出一种新功能:它们对纯葡萄糖的味觉会表现为“苦”的,而不是“甜”的。这就像我们让小孩子吃药一样,如果我们继续给这种厌葡萄糖的“德国小蠊”吃含葡萄糖的传统蟑螂药,它们就会很自然地把“糖”吐出来。不过,厌葡萄糖的“德国小蠊”也因此很难找到更多合适的食物,所以研究者们又发现,在食物充足的实验室环境下,这种厌葡萄糖蟑螂会相较其他蟑螂生长得更慢一些。
不过,研究者们还有一种猜测:或许在几千年前,当蟑螂与人类在洞穴中共同居住的时候,为了避免与黑胡椒、芥末这些含有葡糖苷的植物接触,它们就已经发展出了和现在的厌葡萄糖基因非常相似的基因。只不过这种基因沉睡了上千年,才在面对“灭蟑药”之类的强大生存压力下,出现了一次新的基因选择。